六区公布积分入学学位前十证券公司
积分入学学位剩余
近日,六区公布可以提供给随迁子女积分入学的学位,今年总积分入学学位是18135+,之所以是18135+,是因为翔安区没有公布具体的积分入学学位数,但是,翔安区教育局表示,随迁子女没有参加积分入学报名,现在也可申请公办小学,显示公办学位远多于报名人数。
今年首次出现积分入学学位远多于报名人数——根据四月底积分入学报名人数,今年报了14004人,按照经验看,到派位时,还会少于14004人,因为相当一部分人会申请落户。而公民办学位有18135个,比报名人数多了4000多人,去年积分入学学位比报名人数多了千余人。
2025/2024年厦门积分入学报名人数一览表
至少三区公办小学
一年级学位充足
从数据看,只有思明区和湖里区的公办小学一年级学位仍然无法满足随迁子女积分入学要求,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和翔安区今年公办小学学位基本上满足积分入学需求,其中,集美区、同安区和翔安区教育局都明确:如果错过四月份的积分入学报名,也没有关系,现在还可以申请上公办小学一年级。
翔安区已经完成补报名,集美区和同安区的补报名时间是:
集美区
集美区教育局官宣,未在集美区进行积分入学网上报名或未确认积分,目前父母在集美区居住或工作的随迁子女,需申请到集美区小学就读的,可携带户口本、居住证或工作证明原件或复印件,于7月29日上午8:30—11:30,下午3:00—5:30期间到集美区教育局招生咨询室(集美区诚毅大街1号主楼432室)登记,由集美区教育局在完成网上确认积分对象录取工作后,再统筹安排到有学位的学校。
同安区
同安区教育局官宣,错过积分报名对象,可于8月4日起,到区教育局教育科申请就学。
剩余4000多民办学位?
从数据上看,今年剩余4000多个民办学位。
不过,并不能这样简单地得出结论,特别是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和翔安区,一些剩余的公办小学学位地处偏僻位置,有些人会选择暂住地附近的民办学校。
只要有居住登记
就可以在厦门上小一
事实上,去年的积分入学,已经实现100%申请者有书读,当然,这里包括公办和民办学位——去年7月26日,厦门市教育局官宣《关于做好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对积分入学政策做了调整。
积分入学主要是提供给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厦上公民办小学的政策,积分由适龄儿童的父亲或者母亲在厦门居住、社保年限、房产等构成。
此次调整是“为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和产业吸附力”。
新规主要有三点
01实现零门槛申报
在厦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办理居住登记后,可在当前居住证办理所在区申请随迁子女积分入学。不再要求必须取得厦门居住证。
这也意味着降低积分入学门槛。此前积分入学要求在申请区要有六个月的居住证。
02建立补录取制度
2024年起建立二次派位制度,在派位结果公布后,因志愿填报等原因未被录取的学生,可再次登录报名系统查看剩余学位数,进行第二次志愿填报,确保有需求的学生录取率达100%。补派位的具体时间、流程和操作办法由各区教育局发布实施。
也就是说,从2024年开始,只要申请积分入学(小学一年级),都会有书读。当然,这包括公办和民办学校。此外,100%满足就学需求,并无法确保在居住登记所在区,如果所在区没有学位,会被统筹到其他区。
以往通过积分入学派入民办学校,符合一定条件,是可以免学费的(不含校服、午餐等代办费),不同区有不同条件,例如岛内一般要求居住、社保满两年,从目前看,免学费的条件不变。
03实施大统筹招生
各区教育局要积极统筹学位,通过挖潜扩容、适度提高班生额等方式创造条件满足随迁子女入学需求,特别要加大随迁子女集中居住片区的学校学位供给力度,方便就近入学。如所在派位片区学位不足,由所在行政区根据家长居住实际进行派位或根据学校实际调拨;如所在行政区学位不足,由市教育局统筹到学位有余额的其他区就学。
也就是说,如果所申请区学位不够,可以统筹到其他区去。
以下是今年各区
提供的积分入学学位
思明区
公办170人
民办1255人
湖里区
公办713人
民办3315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佘峥前十证券公司
恒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